过街隧道暗而复明,当“随手拍”成为一种公共习惯
来源: 南方都市报    时间:2023-08-21 13:16:31

一条过街隧道突然失去照明,市民通过“穗好办”App的“随手拍”渠道反映。日前,广州番禺市广路地铁口过街人行隧道刚经历了一场“失而复明”,番禺区相关部门介入解决问题,通过“随手拍”反映情况的市民潘小姐及周边住户对问题的解决表示满意。

“灯亮了,走起来就更舒服”,这是对一段过街隧道照明状况改善后的体感表达,对应的是彼时突然失去照明给市民带来的诸多不便。从媒体随访时所拍现场状况可以看到,一截刚经过改造的过街隧道,因为光线严重不足,甚至给人某种电影海报的即视感。

恢复亮灯前的隧道内部,即使在白天也十分昏暗。


(资料图)

但市民生活毕竟不是拍照打卡,不方便的体验每一个都切身相关,行人摸黑通过地下通道,安全隐患颇多,更不用说老弱人群的通行难处。

一个再日常不过的城市治理场景,于市民感受出发,就是隧道照明“断供”导致的不便;在主管部门一侧,却是施工单位提前撤场带来的措手不及,是“想办法、查原因、出方案快速施工”等一系列的部门对接、权责理顺。

两排路灯的明灭,牵出的是最真实也最迫切的民生,什么样的程序归因、怎么对接对于市民来说可以作为一个解释,但最终都需要看到结果、体验到真的改善,才算是个交待。

如今,人行隧道内部的电灯全部亮起。

过街隧道属于地铁附属设施,地铁工程在建时由施工方负责临时用电、照明,完成后由属地城管承接日常管理。但就是这么一个文本层面可能并不复杂的对接程序,却因为施工方的突然撤场使得承接出现问题,类似情况也曾出现在深圳龙华“83%的新建道路未移交”问题中,为什么移交总是断线,移交、验收程序是否需要简化、提高效率可能都是后续必须追问的公共治理细节。

但复盘这段隧道的“失而复明”,更重要的还得看到,在问题出现前甚至市民反映前,属地相关部门已经看到隐患的存在并且议定了初步解决方案——2022年底“隧道基本已经建设完成”,多部门联席会议上就有人提出过移交的供电问题。只不过因为后续施工方骤然撤场,让隧道供电、照明问题成为某种“突然袭击”,而隧道照明实现24小时供电还需要协调地铁方面的支持。

从前期预案到最终落实,相关对接程序、节奏是否可以再改进?毕竟,再早预料到问题的可能出现,也不如尽全力缩短隧道“失明”的时间来得实在。给市民生活便利创造条件,直接关系到市民权益,关系到具体细微的公共体验。

当然,可能也由于前期预案的准备,才有市民“随手拍”反映后问题解决的相对顺畅。而从这个市民提出问题、督促问题解决的路径也可以窥见,“穗好办”App的“随手拍”板块正在成为广州市民维护自身权益、参与社会公共治理的趁手工具。

“民之所忧,我必念之;民之所盼,我必行之”,一段过街隧道的“失而复明”可以是一例很好的启示。现代社会的公共服务,越来越多便捷的问题发现、意见征集渠道是互联网赋能的体现,而普通社会成员开始习惯并且善于运用相关渠道提出需求,包括在遇到难题时下意识地想到并且便捷激活“随手拍”反映程序,同时城市公共服务的诸端也要能够接得住、及时响应和解决问题。

甚至更进一步,当“随手拍”成为一种社会日常监督和治理反馈的公共习惯,政府部门也借此逐渐养成“民呼我应”的常态化治理路径,不断精进呼应的速度和质量,就有能力促成一种共享共治共建的社会合力。

X 关闭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声手机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36   联系邮箱:55 16 53 8 @qq.com